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世界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比赛中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包揽女子10米台、男子3米板及混合双人10米台三项冠军,16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斩获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,其标志性的“水花消失术”再度引爆国际泳联官方社交媒体评论区,国际泳联技术代表评价称:“中国选手将跳水运动提升至艺术层面。”
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全红婵的个人秀场,她在第四轮挑战高难度动作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时,七名裁判打出四个10分满分,最终以96.00分的单轮最高分锁定胜局,这一动作曾是她东京奥运会预赛失误的“心魔”,但本次比赛中她以教科书般的入水姿态征服全场,英国广播公司(BBC)解说员惊叹:“水花仿佛被黑洞吸走,这是反物理学的表现!”
卫冕冠军陈芋汐同样状态不俗,五轮动作总分仅落后全红婵12.10分,两人在颁奖仪式上的拥抱打破“队内竞争不和”传闻,全红婵赛后坦言:“汐姐一直帮我调整心态,我们是对手更是战友。”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透露,双人组合已开始针对性训练,目标直指巴黎奥运会金牌。
男子3米板决赛上演惊心动魄的逆转戏码,22岁的世锦赛冠军王宗源在前两轮落后英国名将杰克·拉夫尔15分的情况下,凭借难度系数3.9的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实现反超,最终以23.30分优势夺冠,值得注意的是,王宗源赛前两周曾因腰肌劳损暂停陆上训练,队医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冷疗的方案助其恢复金年会平台。
墨西哥选手罗德里格斯凭借最后一跳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的102分高分跃居亚军,这一超难动作目前全球仅三人能稳定完成,王宗源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对手的进步让我们必须不断突破难度天花板。”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已提议将3米板决赛动作数量从6轮增至7轮,以进一步考验选手体能储备。
首次搭档出战世界杯的15岁小将张家齐与18岁世青赛冠军黄建杰,在混合双人10米台项目中以领先亚军组合47.52分的巨大优势夺冠,这对组合从组队到参赛仅磨合两个月,其默契度却令对手叹服,据悉,中国跳水队自去年起引入AI动作捕捉系统,通过3D建模实时修正运动员空中姿态,双人同步误差可控制在0.01秒内。
美国队教练德雷克·布朗赛后坦言:“中国队的科技应用让我们看到差距,他们甚至能预测不同场馆气流对跳水轨迹的影响。”国际泳联将于下月召开专项会议,讨论是否限制智能设备在训练中的使用时长,此举被外界视为针对中国跳水优势项目的规则调整。
本次世界杯被视为巴黎奥运会前最重要的摸底考,尽管中国队延续强势,但潜在威胁已清晰浮现:英国队在男子3米板项目难度系数总和首次超越中国;朝鲜选手金国香在女子10米台预赛跳出罕见满分动作;澳大利亚则通过归化前俄罗斯选手强化双人实力。
周继红在采访中透露,队伍将启动“破冰计划”:“我们需要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,攻克男子跳台109B、女子3米板5154B等超难动作。”体育总局已批准在西安建立跳水风洞实验室,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比赛环境,全红婵等队员的文化课学习将采用弹性学制,确保训练与教育平衡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届世界杯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创历史新高,包括牙买加、博茨瓦纳等非传统强队均派出选手,国际泳联推出的“跳水明星海外支教”项目中,中国退役名将陈若琳已赴南非开展三个月技术指导,赛事转播数据也显示,跳水项目在TikTok平台的青少年观众占比同比提升27%。
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中国跳水队能否延续“金牌全包揽”神话仍是最大悬念,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项曾被视为“小众”的运动,正以中国为支点撬动全球关注,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:“当水花消失时,世界正在屏息凝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