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世界花样游泳锦标赛上,中国花样游泳队以一套高难度的《敦煌飞天》主题表演惊艳全场,最终以总分196.850分摘得集体技术自选项目银牌,仅次于实力强劲的俄罗斯队,这是中国花样游泳队在本赛季国际赛事中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,也为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注入了强劲信心。
本届世锦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,共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花样游泳选手参与角逐,中国队在集体技术自选项目中,凭借极具东方美学特色的编排和近乎完美的同步性,赢得了裁判和观众的一致认可。
“这套动作我们打磨了近一年,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同时在技术难度上也有所突破。”中国队主教练汪洁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队员们的表现非常稳定,尤其是在托举和队形变换环节,完成度很高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队的核心选手、世锦赛双人项目银牌得主王柳懿/王芊懿姐妹在本届赛事中同样发挥出色,她们在双人自由自选决赛中以一套《丝路传奇》为主题的动作获得95.200分,位列第三,再次证明了中国花样游泳在双人项目上的竞争力。
自国际泳联(FINA)调整花样游泳评分规则以来,各支队伍都在适应更高难度的技术要求,新规则强调动作的爆发力、精准度和艺术表现力,尤其对托举、旋转和队形变换提出了更高标准。
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展现了良好的适应能力,尤其是在集体技术自选项目中,她们在短短4分30秒内完成了多个高难度托举动作,同时保持了极高的同步率,国际裁判组在赛后点评时特别提到金年会app:“中国队的动作编排既符合新规则的要求,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,这是她们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。”
俄罗斯队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,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金牌,对此,汪洁坦言:“俄罗斯队的实力确实很强,尤其是在动作的力度和表现力上,我们还有提升空间,我们会针对细节进行强化训练,争取在巴黎奥运会上有更好的表现。”
随着世锦赛的落幕,中国花样游泳队的巴黎奥运备战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根据中国游泳协会公布的备战计划,队伍将在北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封闭训练,重点提升动作难度和体能储备。
“接下来的训练会更加注重细节,比如水下动作的精准度、托举的稳定性,以及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。”汪洁透露,“我们还会邀请国际裁判来队内指导,确保动作编排符合最新的评分标准。”
除了技术层面的提升,心理调整也是备战的重点,由于花样游泳是一项高度依赖团队协作的项目,任何一名队员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体得分,教练组特别安排了心理辅导课程,帮助队员在高强度比赛中保持稳定心态。
在本届世锦赛上,中国队的年轻选手也展现了不俗的潜力,19岁的小将李雅雯在单人技术自选项目中获得第八名,虽然未能站上领奖台,但她的表现仍让人眼前一亮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锦赛,能和国际顶尖选手同场竞技,收获很大。”李雅雯赛后表示,“我会继续努力,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。”
中国花样游泳队近年来注重梯队建设,通过全国锦标赛和青年赛事挖掘了不少优秀苗子,这些新生代选手的成长,为中国花样游泳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回顾中国花样游泳的发展历程,可谓是一部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奋斗史,上世纪80年代,中国花样游泳刚刚起步,在国际赛场上几乎无人问津,直到2006年多哈亚运会,中国队才首次在亚洲范围内崭露头角,夺得集体项目金牌。
2012年伦敦奥运会,中国花样游泳队实现历史性突破,首次夺得奥运奖牌(集体项目银牌),此后,中国队逐渐跻身世界一流强队行列金年会体育,并在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摘得首枚世锦赛金牌(混双自由自选项目金年会官网)。
中国花样游泳已成为世界赛场的常客,并在艺术表现力和技术创新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官员曾评价:“中国队的动作编排总能让人耳目一新,她们将东方美学与现代花样游泳完美结合,这是其他队伍难以复制的优势。”
巴黎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开幕,花样游泳比赛将在塞纳河畔的水上运动中心举行,对于中国花样游泳队来说,这将是证明自己的绝佳舞台。
在上一届东京奥运会上,中国队获得集体自由自选银牌和双人技术自选银牌,距离金牌仅一步之遥,此次巴黎之行,队伍的目标自然是冲击最高领奖台。
“我们会全力以赴,争取在巴黎实现新的突破。”队长呙俐表示,“虽然竞争非常激烈,但我们有信心通过更加刻苦的训练,在奥运赛场上展现最好的自己。”
国际花样游泳界普遍认为,中国队的最大对手依然是俄罗斯队,但法国、日本和西班牙等队伍同样具备夺牌实力,如何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发挥出最佳水平,将是中国队面临的最大考验。
从世锦赛的银牌到奥运会的冲刺,中国花样游泳队正以稳健的步伐向世界顶尖水平迈进,无论是技术难度的提升,还是艺术表现力的突破,这支队伍都在不断超越自我。
巴黎奥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,中国花样游泳队的每一次训练、每一场比赛,都在为那一刻的绽放积蓄力量,让我们期待她们在塞纳河畔书写新的辉煌篇章。